乐坛往事:第四位天王,为什么是郭富城? | 苗欣宇
本 文 约 4700 字
阅 读 需 要
10 min
1991年,一位叫尹光的“歌手”在红馆开了场演唱会。尹光资格够老,和许冠杰同期,但怎么也摆不到台面上,他的歌市井味太浓,歌词粗鄙,只能在庙街这种文化层次不高的地方才能买到,江湖尊称“庙街歌王”。
就这路歌手,竟然能跑到“圣殿”红磡开个唱,当时就有乐评人慨叹:香港流行乐坛青黄不接了。
话音刚落,郭富城回来了。
郭富城“对你爱不完”经典手势
作为艺人,郭富城出道算是蛮早的,但以歌手身份出现,是从台湾发行了国语专辑《对你爱不完》爆红之后,才转回香港。在1991年度的TVB“十大劲歌金曲”颁奖礼(实际是在1992年初举办)上,张学友、黎明、刘德华、郭富城四个人第一次聚齐。只不过这一届的颁奖礼上,张学友有《每天爱你多一些》,刘德华有《一起走过的日子》,黎明有《今夜你会不会来》,郭富城的成绩单只是“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”银奖《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》。
显然不是一个档次。
没关系,档次这种事儿,还不是人定的?
伦永亮,与梅艳芳长期合作的金牌制作人,此时刚刚打造“都市触觉”概念、使林忆莲脱胎换骨。两三个月时间,他创作并监制了《第四晚心情》,让郭富城迅速跻身一线。
从此,香港流行乐坛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名称:“四大天王”。
说它奇怪,是因为这很容易给人这样的印象:早就有了张刘黎三足鼎立,只等着郭富城横空出世、凑足“四大”之数。
四大天王
早年香港歌坛有个心照不宣的“四大天王”,或者叫“三王一后”:谭张梅陈。1988年之后,谭张梅先后宣布不参加领奖,陈百强本来可以凭着《一生何求》带一波节奏,可惜他离开华纳,跑到潘迪生专门为他鼓捣的小公司“DMI”躲了三年,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,加上他“玻璃心”的脆弱气质,谁都看得出来他混不了娱乐圈——这时的娱乐圈,水太浑了。
1992年,同为1961年出生的张学友、刘德华是中坚力量,1966年出生的黎明正当年,他们“三足鼎立”,勉强说得过去。
可问题是,难道没有其他歌手可以跻身“四大”?
那年头TVB有个造星项目,和我们熟悉的“无线艺员训练班”差不多,叫做“新秀歌唱大赛”,第一届冠军梅艳芳,第二届吕方,第三届张卫健,第四届冠亚军杜德伟和苏永康(同届参赛的还有李克勤),第五届亚军许志安,第六届亚军刘锡明……论唱功,刘德华都得被挤出去。
那么,为什么第四位天王,偏偏是郭富城?
原因很多,但网络上争论的都是个人因素,比如长得帅、会跳舞等等,在我看都是扯淡。1990年周润发出版个人专辑《旧情人》,论唱歌比郭富城出道还早,论形象比郭富城帅,论市场比郭富城有基础,怎么不让周润发当天王?
将近三十年过去了,再拿个人因素论事儿,显然还是逃不脱歌迷粉丝的思维桎梏,就像今天网络上依然争论谭咏麟和张国荣谁更牛逼一样,保温杯泡枸杞、辅导小学数学都费劲的人了,争那个能涨智商?
选择回头看,就不要轻易把历史归结为个人因素,我们要理解的,是其背后的时代因素。
大部分歌迷可以简单化地总结:那是个需要偶像的时代。
但我们是不是可以继续追问:一个需要偶像的时代,又是怎样的时代?
绝非某些人口中的“黄金时代”。
香港流行乐坛从工业体系、资本运作到媒体环境,无一不在变化,而这些变化,要从1982年说起。
之前,所谓的唱片、大碟,指的是黑胶。1982年,CD诞生。数码技术的应用,一方面让大众消费者可以用更低廉的成本享受音乐,另一方面,它带来了音乐播放装置的革新,摆脱了唱机的束缚,听音乐成了充分个人化的事情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的唱片工业迎来了20年的蓬勃发展期,要归功于CD。
在一段时间里,香港流行乐坛中黑胶唱片、CD和磁带是同时存在的。比如1985年张国荣的《为你钟情》,也就是他带着唐先生送的戒指拍封面的这张专辑,第一版是限量白胶碟(所谓白胶版,和黑胶是一个性质,只不过颜色不一样,它也是香港的第一张彩色大碟),第二版就是正常的普通黑胶碟了。当时的盒带也有两版,首版是黑色,第二版是白色。1986年,华星唱片又推出了它的CD版。
张国荣《为你钟情》
CD携带和储存更容易,播放也更方便,如果不考虑音质音色,CD肯定比黑胶有优势,是消费首选。但是,CD从一开始就和黑胶唱片的价格看齐,也卖100多港元。从诞生起到1991年7月底香港正式停产黑胶唱片,CD就没怎么降价过,可谓暴利。
据国际唱片业协会(IFPI)香港分会统计,1995年香港的唱片(单指CD)年产1700万张,零售值18.53亿港元;到了1998年,唱片产量1000万张,表面上看量跌了,好像没得赚了,可据香港作曲家和作词家协会(CASH)统计,这一年年香港唱片外销3.5亿元,是英语、西班牙语后的世界第三大语言唱片出口地。
利润这么大,资本心知肚明:只要签歌手,只要有版权,就能赚钱。
问题是,签什么样的歌手,会唱就行吗?
不行,流行乐坛的传播形态也变了。
70年代,绝大部分人听歌的途径是广播电台,家里有留声机、有能力消费黑胶的毕竟是少数。1978年开办的香港第一个流行音乐颁奖礼“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”,主办方是香港电台,显然是时代的必然。
1978年“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”现场
但和电台相比,影视剧对歌曲的流行起到的作用更大一些。1974年,TVB投拍电视剧《啼笑因缘》。它的编导,王晶的父亲、老戏骨王天林,请作曲人顾嘉辉和粤剧编剧叶绍德创作了一首粤语歌:仙杜拉演唱的《啼笑姻缘》。同一年,许冠杰拍了电影《鬼马双星》,郑东汉(宝丽金亚洲区总裁,郑中基父亲)觉得主题歌能火,马上找许冠杰加紧创作,希望在电影上演前凑出一张唱片来。许冠杰当时跟郑东汉说,唱片要跟电影发行同步,这样才搞得起来。
这两首歌不但奠定了粤语歌地位,同时,影视剧也成为粤语歌传播的重要途径。由此,早年的金曲大部分是影视剧主题歌就不足为奇了。1978年度首届“十大中文金曲”中有7首歌是电视剧主题曲或插曲,前5届的50首歌里,5成是电视剧主题曲,这还没算电影插曲。
1978年度“十大中文金曲”
可在80年代,这一形态变了,TVB迅速抓住了新兴的MTV热。
TVB承担了给新歌拍MTV的工作。这在当时是一招妙棋,除了电视收视率等好处外,TVB还无形中拥有了MTV的版权;而唱片公司没出一分钱就可以给唱片做电视宣传,何乐而不为,一时间各唱片公司与TVB进入蜜月期——早年的“十大劲歌金曲”颁奖礼中出现过不伦不类的“最佳音乐录影带奖”,也是时代的必然。
这一形态持续了十年,直到歌曲的流行周期缩短,拍MTV赔本,1996年,TVB想甩包袱,要求唱片公司提供MTV,付费播出。唱片公司也不是傻子,自己拍MTV,版权是自己的啊,非得在你TVB播?搞到最后,TVB丢了版权,失去了观众,还没赚到钱。
1997年,“最佳音乐录影带奖”干脆取消了,MTV都不是我拍的,我给它评什么奖?!但同时,TVB又想出了新的奖项品种:“最受欢迎广告歌曲奖”。歌曲还是那个歌曲,只是它跟广告挂钩了。背后的猫腻是:借助广告播放,歌曲的播放频率提高了,播放周期长了,等于变相地占据了排行榜,如果是推新人、捧新人,广告的密集播放效果更佳,同时,唱片公司将宣传成本转嫁给了品牌商家,电视台坐收广告费,也甩了成本负担。
当时就有音乐人说:商家、唱片公司、电视台都得到好处了,唯一没得到好处的是音乐本身。
音乐本身的好坏,在资本的翻云覆雨手中,没人关心。
就在“四大天王”出现的1992年,本来玩儿卡拉OK激光影碟(LD)的破烂公司“飞图”竟然也拓展了音乐事业,它的策略是花大力气在电视台推广,只求曝光率,赚快钱。
飞图的老板是叶志铭,旗下除了黄凯芹没什么叫得响的歌手,急疯了,干脆把他妹妹签了,靠着狂轰滥炸获得当年香港“十大劲歌金曲”颁奖礼最佳新人奖金奖:叶玉卿。
这种烂公司,这种烂歌手,这种烂事情……很好笑?
如果你知道这不是孤例,恐怕就笑不出来。
看TVB的“新秀歌唱大赛”造了不少星,亚视也眼馋了,1989年它推出“亚洲太平洋歌唱赛”,比赛分两个阶段,一是举办港区赛,二是邀请台湾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选手举办亚太区赛。当年,香港派出的选手是叶子楣,澳门选手是李莉莉,实在没法儿想象这两个波霸级别的“歌手”怎么唱歌。再看看台湾派来的选手:黄小琥,那是她签约唱片公司的第一年,算是新人,可她已经有七八年的舞台经验了。顺便说一句,亚视“亚洲太平洋歌唱赛”的比赛方式是卡拉OK,可想而知它发掘的“新人”是什么成色。
1989年“亚洲太平洋歌唱赛”,香港派出的选手是叶子楣
这就是所谓的流行乐坛“黄金时代”,这就是所谓的“造偶像”。在资本逐利的时代中,“四大天王”风光一时的背景,是大批真会唱歌的人才,被人为地“砍”掉了。
吕方,1985年就得过“十大劲歌金曲”,那年林忆莲和刘德华刚出第一张唱片,刘德华还因为唱功太惨……至于有多惨,这么说吧,十年后《情未鸟》才稍微开窍。
李克勤,公认的“零瑕疵”歌手,“差一步天王”,“谭咏麟接班人”。可宝丽金大力捧张学友和黎明,他只好去了星光唱片,出版的《希望》品质上乘却毫无商业卖相。况且,星光和飞图一样是靠卡拉OK影碟起家的,投机动机严重,没两年它就经营不下去,被“中国星”收购了。
至于吴国敬遭遇“人事动荡”、刘锡明遭遇“世纪贱男”倪震恶意攻击、李克勤演唱会上座率不足五成这类匪夷所思的事,在那个“黄金时代”层出不穷。很多人以为“四大天王”是香港流行乐坛繁荣的标志,但这也许正是危险所在:资本疯狂地投入,唱片品种和唱片产量都在增加,可唱片消费能力是无限增长的吗?一位小歌迷手里只有一张唱片的购买预算时,她会去买小伙伴都在追的郭富城还是去听刘锡明,这似乎是用不着犹豫的问题。
资本的手,早把这个时代算尽了。
所以,回到最初的问题:为什么第四个天王是郭富城?
凭什么不是郭富城?
能唱歌,声线也算有特点,会跳舞,形象阳光健康,“人设”清白,不像张卫健那样演无聊的烂片把自己的人设带坏了,想捧都捧不起来。说白了,卖相好,他本身就是商品,资本不投他,投谁?
更重要的是,郭富城是从台湾回来的。
前面说到,1995年香港唱片年产1700万张,全部在香港消费掉,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为什么不可能呢?
华纳唱片总裁陈志光给出的数据是:香港人过了25岁就不怎么买唱片了,到了30岁甚至连音乐都不听了。
这话,是悬在唱片业头顶的一把剑,它的杀伤力有多大,需要我们看下面的数据:1971年,香港人口出生率是19.7‰,人口替代率3.46,十年后,这两项数值分别下降为16.9‰和1.93。
这意味着,1971年生的孩子,15岁时正是谭咏麟、张国荣争霸的巅峰时刻,20岁时正赶上“四大天王”成立,这批人是香港流行音乐辉煌时代的主力消费者。
但此后十年,香港新增人口在下降,当1971年出生的这代歌迷不再买唱片时,下一代歌迷补不上他们流失的窟窿。
于是,1995年香港唱片年产1700万张,在CD不降价的前提下,几乎可以肯定是峰值。
资本投了那么多钱,捧了那么多偶像,不是为了造货,更不是为了供大于求,它们需要找市场,只有卖出去,才是利润。
这个市场,必然是国语市场。换句话说,能入选“四大”的,必须会唱国语。
黎明来自大陆,国语标准没得说,刘德华差点儿但国语专辑出得早,张学友一直在出(1993年第四张国语唱片《吻别》红极一时),李克勤1994年才发国语专辑《一生何求》,而郭富城1991年就带着台湾市场几十万的流量回来。
如果你是唱片公司老板,会把钱投给郭富城,还是李克勤?
所谓“四大天王”,有人以为是盛世繁华,有人以为是媒体炒作,但在我看来,无非是一场资本游戏。
在这场游戏中,香港流行乐坛非但不可能再创辉煌,甚至,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和同一年出现的王菲,才得以苟延残喘五年,否则,那个无数歌迷心目中神一般存在的乐坛,它的衰落应该是加速度的。
看过以上文字后,我们再一起回顾黄霑对香港粤语流行乐坛的“诊脉”,或许,今天所说的一切,黄霑在二十年前早就看透了:
香港流行曲用的演唱语言是方言粤语,这个特色,令香港流行曲有了独特性格,却也严重地限制了其发展。虽然以前有过香港粤语流行曲在‘非粤语地区’流行过的纪录,但那到底是一个畸形和不合常理的现象,时候一长,好奇一过,这种不合理情况就会消灭。
粤语只是方言,一出粤语地区如两广,就难以和全国各地的同胞沟通。在从前日子,内地封闭而香港独旺,促成粤语文化在全球华人社会活跃。但随着内地继续开放,香港会完全失去从前优势。
- 推荐阅读 -
玩乐队、娶超模、搞世袭,日本佛教是怎么一步步跑偏的? | 苗欣宇
值班主编 | 董啸 值班编辑 | 小窗
这是第 514 篇文章
- END -
© Copyright
作家原创作品 |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欢迎分享朋友圈
#与有趣的灵魂相遇#《soul客文艺:易见》为“骚客文艺”MOOK系列的第二辑,由华文天下图书出版上市。每个人都曾经如此颓丧,每个人却都在奋力一跃。世界并非冷若冰霜,还有温暖在暗暗滋长。如同断了电的夜晚,有人也会点着蜡烛找到你,微光摇曳下,莽莽余生里,你们是那一段的同行者。点击阅读原文,跳转当当链接。